第265章 唐宗二三事五十一

【唐军连战连胜,经过多番战局,阿史那社尔等大败西突厥军。自此,西域基本并入大唐版图。】

【贞观二十二年,天竺戒日王朝的杰出君主戒日王去世,大臣阿罗那顺篡位。很不巧,这个当口,咱二凤派了王玄策出使西域。】

【这本是能够促进两邦友好的,奈何阿罗那顺没事找事,竟然派出2千兵马伏击大唐使团,经过了一番激烈的厮杀,大唐使团中仅王玄策三人逃走。】

各朝各代观看天幕的人看的分外无语,不知道唐军是大杀四方的嘛!那阿罗那顺找死也不是这么找死的啊!

李世民呵呵一笑,杀他大唐的子民,可是要付出代价的。

【之后,逃走的王玄策向松赞干布和泥婆罗国借兵八千余人,对天竺发动了复仇之战。】

【不得不说咱大唐人就是那么的刚啊!报仇都不带隔夜的。当然结局也是很美好的,王玄策大破天竺象军,阿罗那顺弃城而逃。可他还不死心,企图卷土重来。】

【于他而言,现实自然是极其残酷的,卷土重来的后果是兵败被俘。王玄策趁这大好时机,一举攻取乾陀卫江,俘天竺王妃及王子。】

【自此,统一北印度的戒日王朝彻底崩溃,其北部地区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。】duqi.org 南瓜小说网

各朝各代观看天幕的人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,他们就知道这绒日王朝没什么好结果的。

不过他们也未曾料到这王玄策行事如此利落。

对此,王玄策则表示这是自然的,小小绒日王朝还需要他隐忍仇恨,待来日再报嘛!

不需要啊!就这弹丸小国,他弹指便可灭。

李世民默默的点头,对于他的臣子,是越发的信赖与看重了。

其他的一些君王则有些羡慕,唐太宗手下的能臣武将就是多啊!若是能分他们一点,那该多好!

隋朝的杨坚则是不住的叹气,大唐有多强盛,李世民有多厉害,就显得他大隋有多无能啊!

而他杨坚心里的痛苦谁人知啊!

【在李二凤及其手下将领的征伐之下,连连胜利,哪怕是一人灭一国亦不在话下,因而西部地区基本归于大唐。】

【而北面、西面都归入大唐版图了,东面,他自然也是不会放过的。】

扫北、征西、征东,不得不说,唐太宗的一生也是征伐的一生啊!

万朝之人由衷的发出感慨。

【贞观十七年,在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的支持下,百济对大唐附属国新罗发动了战争,连克四十余城,顷刻之间,新罗濒临亡国。】

【不想亡国的新罗无奈向大唐求援,李二凤为收复辽东地区,遂出兵高句丽,这一次,他选择了御驾亲征。】

【人到中年,咱二凤陛下依旧有着年轻人的热血啊!一个不服,二话不说还能提刀上战场的人啊!】

唐朝。

贞观年间。

群臣一愣,毕竟是还没发生过的事,他们也不知道未来的某一天,陛下还会御驾亲征啊!

可是这怎么可以呢!他们怎么可以让陛下去涉险呢!

于是群臣们纷纷劝谏,希望陛下打消御驾亲征的念头。

李世民很无语,这还都是还未发生的事,他还没想过这事呢!怎么就都一副他现在立马就要出征了的模样?

再说他出征也没什么吧!本就是战场中杀出来的帝王,出个征不是小意思嘛!他也不是在帝王之位坐久了就变得较弱的人儿啊!

【贞观十九年,李二凤亲赴辽东城下,亲自指挥攻城之战。或许因着二凤陛下的御驾亲征,唐军士气高昂,一举攻破了城池。】

【随后,二凤陛下再接再厉,再次攻破白岩城,向着高句丽在辽东的最后一个据点安市城进发。】

【不过,安市城的攻略并不如以往的顺利,二凤陛下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法,一面继续围攻安市城,一面亲自率领重兵打击高句丽、靺鞨的援军。】

【在二凤陛下的亲自作战下,高句丽的援军自然是被打的七零八碎,溃不成军,最终被逼投降。】

【然援军虽败,可攻城却不好攻,高句丽守军选择了顽强抵抗,唐军时时未能攻克,而随着深秋的到来,实不利于作战了,二凤陛下无奈之下选择了撤军。】

各朝各代皆有些恍惚,无往不利的唐军竟然失利了,有些不可置信啊!

也有些人觉得这才属正常嘛!领兵作战,总有胜有败的,常胜将军的这种毕竟是很稀少的。

贞观一朝的群臣个个睁大着眼睛望着天幕,看着他们的陛下平安无事,他们就此松了一口气。

他们是真怕他们的陛下在战场有个什么损失!

李世民很无奈,他没那么弱好嘛!上了战场,他至少可以把敌人杀的片甲不留。

【撤军就完事了吗?就此放弃,是咱李二凤的性格嘛!那当然不是哦!既然迈出了那一步,就必定要决战到底的,高句丽非攻下不可。】

【于是乎,在贞观二十一年,李世民采纳李绩的计策,再度对高句丽发动战争。在李积、牛进达等率领下,连续击败高句丽军,并焚毁南苏外城。】

【贞观二十二年,唐军再度进军高句丽,大败高句丽,可惜依旧没能将他彻底灭掉。】

【二凤陛下三征高句丽,虽没有彻底将其灭国,但也是连连胜利,大举削弱了其势力,面对骁勇善战的唐军,高句丽灭国不过是时间问题。】

【可惜,时不待我,上天并没有给二凤陛下太多的时间,贞观二十三年,二凤陛下与世长辞,高句丽最终没有消灭在他的时代,真真是惜哉啊!】

各朝各代唏嘘不已,没想到一个高句丽如此难打,这么厉害的唐军竟然三次都没能攻下。

贞观年间。

众臣纷纷上奏请求陛下务必要保重身体啊!上阵打仗自有他们这些将领操心,陛下只要安坐长安等捷报便是了。

李世民默默的听着,他知道大臣们是关心他,心里还暖哄哄的,甚至还缓解了他知道自己早逝的悲伤。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